2013年11月10日 星期日

順境不長驕慢,逆境不生嗔恨。

老媽這兩週很勤的,天天晚上到修果寺,念佛作晚課。
我則乖乖的天天當司機送老媽及謝師姐去。

有人說我度了老媽及謝師姐。
嘿嘿!這種話就是養我們驕慢心,增長我們的自我意識。

要小心這種話也是一種考驗!
而這種考驗比痛罵您更加難以防備。


一般人逆緣生嗔恨,
順緣生喜愛或驕慢。
 
啟動修行模式後

漸漸能在逆境中不生嗔恨,
但要在順境不長出驕慢與喜愛,這反而更不容易防止。

減少妄想雜念


人一天的妄想與雜念,
有些是習以為常而產生的,
有些是朝思暮想產生的,
最冤的是您最近看了那些產生的。

所以想要減少妄想雜念,
所見所聽所聞如果依「博學多聞」的方式,
反而是一天天遠離清淨,增長煩惱妄想。

2013年8月17日 星期六

週遭的小感應

前天聽到一件感應的事件
有位老師.. 我向她說了二林文化園區法會的事
她也在別的地方聽說了...
可是她亳不在意... 她也沒有心思想要參加。

之後不久的日子,她做了一個非常真實的夢,
她夢到她的冤親債主來找她... 
並現出身體的一小部份讓她看到...
讓她可以很清楚的知道那正是她的冤親債主。
之後她去請教一位法師,這法師向她說
那是她的冤親債主, 希望她能去參加法會為它迴向, 做功德給它。


我也是這麼認為,但我還覺得
有時冤親債主就是在菩提道上督促您的菩薩!

願以此文功德.. 迴向給這位同事的冤親債主,一同求生淨土。

如何化解自己的冤親債主--淨空法師

http://www.amtfweb.org/kaishi/yuanqizaizhu.htm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二五九卷)2000/2/8澳洲淨宗學會  
檔名:12-17-0259
   

請看「世主妙嚴品」,得法讚佛,八部四王眾,鳩槃茶王長行,第一句:

  【復次增長鳩槃茶王,得滅一切冤害力解脫門。】

  諸神眾裡面,前面四位就是佛法裡面常說的四大天王。前面這是東方持國天王乾闥婆王,介紹完了之後,第二個族類就是鳩槃茶南方天王。天王名號裡面的含義,前面曾經報告過,在此地我們著重他修學的法門,他得的是『滅一切冤害力』。清涼大師在註解裡面給我們的啟示,「內惑外讎,皆名冤害,安住忍力,並能伏之」。註解雖然很簡單,它的精義都給我們點出來了。學佛修行,冤親債主不是一世結的,生生世世,我們的天眼沒有開,若是開了天眼的話,就知道冤親債主是一群一群、一隊一隊,人數之多,幾乎沒法子計算。

  所以菩提道為什麼這麼艱難?為什麼會有這麼多障礙?你要是明白了,就知道是冤親債主在作祟、在障礙。他們不希望我們成就,他們總希望報復,有怨的報怨,有仇的報仇。我們無量劫來,跟一切眾生結下這些冤仇太多太多了。不要說別的,單單就是講殺生這一道,學了佛之後,我們才知道這是錯誤的;長齋,不再殺生。可是沒有學佛之前,我們有意無意殺害這些眾生,最小的像蚊蟲、螞蟻,我們見到都會殺。那也是一條命,牠也是一個眾生,牠也貪生怕死,我們殺害牠,牠無力反抗,但是怨恨結在心裡面,永遠不會消失,這個事情就麻煩了。

  前天我在新加坡,有一位從台灣來的居士來看我,談到這個問題。他說:家裡面螞蟻、蒼蠅、蟑螂,還有白蟻;他說:這個東西,我們學佛、持戒之後,受了三皈五戒,還能不能殺?這些東西是害蟲,為什麼叫害蟲?牠來報怨的。我們見到牠,還要殺害牠,怨上又加怨,這個不能解決問題。他說:那怎麼辦?尤其是白蟻,繁殖力很強,如果不殺牠,那棟房子不多時就被牠蛀空,房子就倒塌了。這很現實的問題,我們遇到了,怎麼辦?古來的祖師大德教導我們,我們每一堂的佛事,就是平常在家裡面念一卷經,念一串佛號,念完了之後都要迴向。迴向給誰?冤親債主;上是報恩,下就是給冤親債主。可是我們的迴向是漫不經心,誠意不夠,所以迴向這個力量很薄弱。真誠、恭敬,一心稱念,這個迴向就產生效果。要把這些怨結化開,我教同學們,有少數同學們相信,回到家裡真正肯幹、肯做,這些小動物給牠囑咐:我們修行,有個清潔環境,你不要來打擾,我把修學的功德都迴向給你,我替你修行,替你誦經,替你念佛。牠就不來干擾,牠搬家搬走了。有效果,有些同學說有效果。所以真誠能感動這些動物。

  印光大師他老人家在世,給我們做了一個好榜樣。也就無非是遵照古聖先賢的教誨,真誠恭敬,一心稱念。我們在傳記裡面看到,這個房間蒼蠅、蚊蟲、跳蚤都很多,他老人家搬去住的時候,這個房間裡頭一個都找不到。佛家講「遷單」,牠搬家,牠搬走了。為什麼他能,我們不能?他替這些動物修功德、修福報。我們今天修的功德、福報要自己享受,印祖所修的功德是叫一切眾生享受,所以這一些眾生會搬家,會不來擾亂他,知道印光大師修行的功德愈殊勝,他們得的利益愈多。你要是打擾他,讓他心不能專,他的功德小,你得的福報也少。所以我們明白這個道理,了解這個事實真相,就可以嚴守決定不殺生,愛護一切眾生。

  清涼說的意思範圍很廣,「內惑外讎」。內惑是內心的煩惱,這是冤家。佛在《八大人覺經》跟我們講魔障,魔有四類:第一類,五陰魔;第二類,煩惱魔,清涼講的內惑就是煩惱魔;第三類,死魔;第四類,天魔。凡是外在的都是屬於天魔,像這些小動物來干擾你,讓你不能好好的修行,不能好好的生活,都是屬於天魔這一大類。五陰跟煩惱是我們內在的,不是外面來的。五陰是指根身,我們這個肉身。色裡面講四大,四大不調,我們生理就長病;受、想、行、識是心理。病不外兩大類:一個是身病,一個是心病。像我們現在看到一些神經不正常,這是什麼?這是受、想、行、識這四類裡頭出了問題。都妨礙修行,這些全都是「冤害」,無量無邊。煩惱也是無量無邊的,冤家對頭也是無量無邊的。

  我們要怎樣把這些怨結化解?增長天王,你們想想增長的意思,增長是增長道行;換句話說,增長智慧,增長清淨、平等、慈悲,就能夠化解了。所有一切,「增長」在佛法裡面講就是精進,勇猛精進,得力於一切冤業力。為了要解怨,為了化解怨結,我們認真努力修行,成就道業。到自己修行證果之後,再來度化一切冤親債主,這樣子冤親債主不再跟你為難;不但不障礙你,反而來幫助你。你的成就,他得利益,他得好處。我們要常存此心,這個心要真實,才能感動這些冤親債主,才能夠避免一切冤害。如果說遇到這個事情,請道士來抓鬼,畫符念咒,這問題能不能解決?不能解決,反而使這個冤仇加深。可見得那不是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法,最好的解決方法是忍辱波羅蜜,我們能夠忍受,有智慧來化解。

  佛家常講「冤家宜解不宜結」,不和任何人結冤仇,不與任何眾生結冤仇。眾生裡面包括動物,還包括植物,植物也有生命。諸佛菩薩一片慈悲,慈悲是真誠的愛心,愛護一切眾生,動物、植物都是以平等的愛心對待,冤害哪有不能化解的道理?世間人不明白這個道理,遭遇這個事情要對抗。對抗,這個怨結深了,所謂是冤冤相報,沒完沒了,六道輪迴,生生世世都不自在。在六道裡頭時間愈長,結的怨愈多也愈深,所以我們想想這一些事實才知道可怕,才知道這個問題必須要解決,而且愈快愈好,早一天解決。

  解決的方法,清朝初年,灌頂法師在《觀無量壽佛經》註解裡面說過一句話,他說,這個世間極重的冤業,佛法裡面所有的經法、懺法,都不能夠懺除的,都沒有辦法的,最後念佛的法門可以解決。這個道理知道的人不多,不是真正過來人,這個話說不出來的。念佛的功德第一殊勝,無比殊勝,為什麼?念佛得佛力加持。念阿彌陀佛,得十方一切諸佛神力加持,《彌陀經》裡面講六方佛,《無量壽經》是講十方佛。念這一句阿彌陀佛,就是念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得一切諸佛威神加持,這個力量當然超過一切經、一切法。真正明白這個道理,現在人一般大的懺悔法門∣水陸法會、梁皇寶懺,人多,很熱鬧,實際效果遠遠比不上念佛堂。你別看三個、五個人在念佛,那個懺悔的、消業的力量,超過水陸不曉得超過多少倍!我們從灌頂法師這裡明白這個道理,所以時時要有解怨釋結這一個願望。不但平常念佛迴向,還要以行動來襯托,我們的修學才不至於落空,這個力量就殊勝了。換句話說,把我們的修學要落實在生活上,這個功德效果就殊勝了。

  如何將念佛法門落實到生活上?淨宗修學,「淨宗學會」成立之後,我們提出修學五個科目,就是把世尊在淨宗經論上的教誨落實。第一個科目是《觀無量壽佛經》上講的「淨業三福」,三條十一句一定要做到。第一條裡面四句:「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我們叫修淨業、修淨土,淨土從哪裡修起?從這裡修起。不能夠落實,這一句阿彌陀佛的效果不大,你的冤親債主得的利益小,有時候他不放過你;果然落實,這個功德大,他得的利益大。不但不妨害,我們以一般人情而論,他反而來幫助你;因為幫助你,就是幫助他自己,所以要落實。怎樣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我們把後面這兩句做到,就是真正的孝親尊師。「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八個字做不到,孝養父母、奉事師長就落空了。佛法重實行,不在口說。

  第二條有三句:「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這三句怎麼講法?簡單的說,就是放棄自己錯誤看法、想法、作法,隨順佛陀的教誨,佛教給我們怎麼做,我們就老老實實怎麼做,佛教我們不可以做,我們就決定不做。這叫皈依,皈是回頭,從我們自己錯誤的思想、見解、行為回過頭來,依靠佛菩薩教誨,依教奉行。佛在《無量壽經》三十二品到三十七品,這一大段經文,古大德的判教告訴我們就是十善五戒,這是三皈、五戒、十善詳細的說明。我們每天讀誦,依照佛陀教誨去修懺悔法,佛講的哪些、哪幾條我做到了,做到要保持,不要失掉;哪幾條我還沒有做到,我要很努力認真去學習。這叫真修行,這叫修淨業,然後這一句佛號念得才會相應,否則的話,只有口中有佛號,心行上沒有。那就是古人所講的,你「喊破喉嚨也枉然」!口裡面有佛,心裡沒有佛。口中有佛,心裡沒有佛,行為上沒有佛,這個不能相應。

  念佛重要的是心上有佛,心是佛心,願是佛願,行是佛之行。佛的行為是什麼?十善。我們看到畫的佛像,我們這裡畫的佛像很多,佛像圓光上有三個字:「唵、阿、吽」,這三個字就是十善業道。唵是身,阿是語,吽是意,身、語、意三業清淨,這三個字是表這個意思,三業清淨就是圓滿的佛。《無量壽經》裡面,佛就把這個意思很清楚的教給我們,「善護口業,不譏他過;善護身業,不失律儀;善護意業,清淨無染」。我們要從迷邪染回過頭來,依覺正淨,這才是真正孝親,真正尊師。唐朝時候,善導大師註解《觀無量壽佛經》,在註子裡面講了許多遍,勸導我們要隨順佛陀的教誨,經典上教我們要做的,一定認真努力去做,教我們不可以做的,決定不違犯,這叫學佛。我們真正這樣作法,將功德迴向給一切冤親債主,冤親債主就變成我們的護法神,不但不為難,還保護你,這是消冤業的好方法。

  更殊勝的,不但一生成就,一生有非常殊勝的成就:「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菩提心是真正覺悟的心,像北朝鮮山神所說的,天上也不平安,地上不能住,一心一意要求生極樂世界,這真覺悟了,這個心就是發菩提心,無上菩提心。深信因果,念佛是因,成佛是果。這一句話裡頭意思很深,念不是口念,心要念,身也要念。心是佛心,願是佛願,就是你心念佛了,念玆在玆。行怎麼念佛?行能夠守十善、六度,這是我們身念佛。身口意三業都念佛,這才能相應,三業都相應,跟密宗裡面講的三密相應,一個道理。密宗的相應是口持咒,心觀想,手結印,那我們講心願同佛心願,行為同佛行為,比三密相應還要殊勝。我們要懂得怎樣去修學,怎樣提升自己的境界,決定要斷十惡,要修十善,轉惡為善,從這個基礎上再提升,修學菩薩六波羅蜜,那就是轉凡成聖,我們總要有一個大的轉變。

  佛教菩薩,菩薩是佛的學生,我們發心學佛,依教奉行,你就是菩薩;受不受菩薩戒,那是形式,不重要。最近李木源居士,介紹我認識一位一百零一歲的年輕人,她不叫老人,她是一百零一歲的年輕人。她以前是天主教的修女,現在退休了。她看許多宗教的書籍,喜歡讀書,非常歡喜佛教。她問我,她有沒有資格作佛弟子?我說:妳的心行跟佛的心行一樣。佛家講的五戒十善,她統統做到了;佛教菩薩六波羅蜜,她也完全做到了。我說:妳是標準的佛弟子。她求受三皈,我們把三皈五戒證書統統送給她。做到了,她是真的,她不是假的。

  什麼是布施波羅蜜?用現代的話來說,為眾生服務就是布施波羅蜜,布施供養。我們以財力幫助一切眾生,這是屬於財布施;我們用勞力,用我們的體力,用我們的智慧,幫助一切眾生,這是內財布施,內財功德勝於外財。教導別人,勸化別人,法布施。幫助人解除危難,是無畏布施。這個一百零一歲的年輕人,她做到了,所以她年輕。我最近講經的時候也提到富貴,世間人所追求的,我看許哲居士,她一百零一歲皈依了,我們就稱她居士,她是佛法裡面講的真富貴。她一分錢都沒有,什麼都沒有,她真正做到無我。富怎麼講?她生活不缺乏,樣樣都沒有,樣樣都不缺,這叫富。貴在什麼地方?不是她有地位,也不是在社會上有什麼身分、有什麼權勢,她統統都沒有,她受到社會大眾的尊敬,這就是貴。這是真富貴,從哪裡來的?三種布施來的。佛告訴我們,修財布施,你的物質生活不會缺乏,不必要多,多了有什麼用處,夠用就好了。她天天勸人,勸人行善,勸人做好事,法布施,所以她有智慧。幫助一切人解決苦難∣無畏布施,得的是健康長壽。

  她這個生活,我們給她錄像,這個錄像帶帶來了,不過還沒有剪接、沒有整理,在此地放給大家看。我跟她見面,怎麼看,很留意的看,我看她大概只有四十來歲的樣子,決定看不出一百歲。她是一九○○年出生的,今年兩千年,中國人算虛歲一百零一歲,耳目聰明,看報紙不要戴眼鏡,反應靈敏,跟年輕人完全一樣,身體健康,還翻筋斗給我們看,我們一般四、五十歲的人,不能跟她比,體力不如她。她現在每天還照顧許多窮苦的人,幫人家繳房租、繳水電費,送米、送油給這些苦難的人家。我去訪問她的時候,她住的房子不大,收拾得非常乾淨,一塵不染。看她房子裡面堆的,還有大概三十多包白米,這是人家送給她的,她去照顧一些窮困的人家,那麼大的年歲天天還送。一天吃一餐,一生素食,她是屬於胎裡素,聞到葷腥她身體就有反應,她身上出紅疹,很不適合,所以一生素食。一天吃一餐,只吃生菜,這些油、鹽、醬、醋調味的,她統統不吃,完全回歸到大自然。

  心地清淨,我們問她:妳有沒有發過脾氣?沒有!一生沒有發過脾氣,一生沒有怨恨過人。人家跟她衝突,她總自己反省自己有過失,自己做得不對,從來沒有說別人不對。六祖惠能大師在《壇經》裡面所講的,「若真修道人,不見他人過」,她做到了,她看世間人每個人都是好人。所以我們也問她:這世間確實有很多壞人,確實有很多不好事,妳看到、聽到了,妳怎麼看待?她舉個比喻,她說看到惡人、壞事,就像在馬路上看到許許多多陌生人來來往往一樣,沒有放在心上。只在眼前過,耳邊風,不落意識,所以她的心永遠清淨。心清淨,身就清淨,所以一百歲沒有生過病,沒有發過脾氣。她給我們講,人發一次脾氣,縱然只有一分鐘,需要三天,這個身體才能恢復正常。發脾氣對自己身體傷害最大了,那要天天發脾氣還得了?所以壽命是自己糟蹋掉的。你要懂得養生之道,那在一切時、一切處,保持你心地的清淨平等慈悲,養生之道。

  她的行誼可以做我們修學的參考,佛在經上所說的,她做出一個榜樣來給我們看,她的前途一片光明。她信天主教,超越了天主教,她看其他的宗教典籍,他們的教友跟她說:妳怎麼看這些魔鬼的東西、外教的東西?她回答說:我看每一個宗教都是一片光明。她超越了,今天我們在這裡講多元文化,她也完全體驗了。不分國家界限,不分種族界限,不分宗教界限,她是一律平等的布施供養,一生當中從來沒有間斷。有人送錢給她,她說:錢不是送給我自己用的。她說:這個送錢的人對我很信任,知道我會拿這些錢幫助一些需要的人。她自己已經到了不需要用錢的地步。

  六波羅蜜她做到了。持戒波羅蜜就是守法、守規矩;忍辱波羅蜜就是有耐心;精進波羅蜜就是求進步,希望一天比一天做得更好;禪定波羅蜜是不受外頭境界影響,你讚歎她,她也不會歡喜,你毀謗她,她也不會生氣,這屬於禪定;般若波羅蜜,對一切人事,這些道理、境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她不迷惑,這是般若波羅蜜,菩薩行。她雖然不是一個佛教徒,沒有進過佛門,但是佛所講的她統統做到,所以她是個標準的佛弟子。

  我們要學習如何消除一切冤害,決定不能把冤害當作我們的對頭來看待,存報復的心,那這個事情麻煩了,這就是冤冤相報,沒完沒了。怎樣才能夠消除?要真實明瞭事實真相。事實真相是什麼?虛空法界一切眾生皆是唯心所現,唯識所變。誰的心?我們自己的心、自己的識,這是大道理。諸佛如來所證就是證實這樁事情,虛空法界一切眾生,佛家講十法界依正莊嚴,是自性變現的,是我們自己真心變現的。從這個道理、從這個事實的基礎上,我們就體會到,所有一切眾生之類,原來不是別人,自性所現的。所有一切善境界、善人是我們善心所變現的,所有一切惡境、惡人是我們的惡心所變現的,不是外頭來的。說明了依正莊嚴跟自己的關係是一體的,現在人所說的「一個生命共同體」。必須有這個認知,慈悲心才真正生得出來,大慈大悲;否則的話,大慈大悲是一句口號,永遠不能實現。理論上掌握到了,大慈大悲就可以落實。

  佛在經上常講,「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十方三世佛包括所有眾生,所有的眾生是未來佛,所有眾生裡面包括我們一切冤親債主。因此我們要用什麼樣的心態面對現實?所有一切冤親債主皆是未來佛,皆是諸佛如來,我們「奉事師長」才能落實。佛在大乘戒經裡面告訴我們,「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這裡面也包含一切的冤親債主,我們把一切眾生當作父母來侍奉供養,這是「孝養父母」落實了。所以明白這個道理與事實,我們處事待人接物用孝順心、用恭敬心,這個怨結就化解了。不可以說我要用什麼方法對付,那只是愈搞愈麻煩,那不是解決問題,那是製造問題。所以要解決問題,一定要用孝順心、恭敬心,這問題化解了。消除現前的劫難,也不外乎這個道理。我們能夠用孝順心、恭敬心,布施供養心、清淨平等心,劫難也可以化解。

  我們聽到佛菩薩的教誨,心裡頭也很想去做,為什麼不能夠圓滿的落實?我們對於理論、事實真相知道得不夠透徹,了解的深度、廣度都不足,所以境界現前,我們疑慮也就隨之而起。你有懷疑、有顧慮,所以佛陀的教誨不能落實,道理在此地。要消除這一個因素,所以世尊當年在世,示現講經說法四十九年。為什麼要講經說法?就是把這個道理講清楚、講明白,把這個事實真相搞清楚、搞明白,斷疑生信,「信心清淨,則生實相」。所以佛法在教學,教學比什麼都重要。

  今天世界大亂,為什麼會亂成這個樣子?把教學失掉了。也許諸位聽了會疑惑,現在的教育比古時候發達,大學、中學、小學處處都有,怎麼說把教學失掉?這裡面我們要知道,古聖先賢、佛菩薩教我們的內容是什麼?現在學校裡面教學的內容又是什麼?我們才真正了解,災難是從什麼地方生的,從哪裡來的。古聖先賢,包括佛法的教學在內,目標只有三個。第一個是倫理教育,教導我們明瞭人與人的關係。父子有親,長幼有序,這是倫理教育,現在學校沒有了。所以現前的社會大家所看到的,兒女不聽父母的,在學校裡面學生不聽老師的,在社會上員工不聽老闆的,這個社會焉能不亂?古聖先賢的教育沒有了,現在學校教的是什麼東西?科學技術。所講的是競爭、自私自利,所作所為的是損人利己,道義沒有了。儒家所講的「道、德、仁、義、禮」,這五個字現在都沒有了,所以人與人的關係不明瞭,這個問題非常非常嚴重。

  教學第二個目標,是教我們了解與我們生活環境的關係,佛法裡面講依報。我們今天這種教育也沒有了,為了自己的利益,有意無意的破壞自然生態的平衡,破壞自然環境,所以現在有人說地球病了。換句話說,不了解人與地球的關係,不知道愛惜生活環境,任意在破壞,這就是教育沒有了。第三個目的,是教我們明瞭人與天地鬼神的關係。這一條現在完全沒有了,提起來還以為是迷信。鬼神真有,我們現在談到這個問題,鬼神你不相信,我們將這一條引伸為宗教,這個大家容易接受。我們知道世間宗教很多很多,不只六大宗教、九大宗教,不只這麼多。這是大的,信眾多的。既然有這麼多宗教存在,我們如何面對事實與這些宗教相處,這一條也非常重要。如果這三樁事情都搞清楚、搞明白,相處得非常圓融和睦,天下太平,我們才能過真正幸福美滿的生活。今天這三條在現在教育裡頭沒有了,學校教育沒有,家庭教育也沒有,社會上更沒有,所以世界大亂。

  古時候,古聖先賢他們明白,也知道這個事情的重要。真正覺悟的人,真正明白的人,他要做事,要幫助社會、幫助眾生解決問題,不在乎自己的名聞利養。釋迦牟尼佛放棄王位,為什麼?國王不能解決這個問題。這就是說明這個問題政治不能解決,所以世尊把政治離開了。這個問題軍事、武力也不能解決,所以釋迦也放棄將軍、統帥這個權位。用現在的話來說,經濟也不能解決,科技也不能解決,這是我們看到的現實。真正能解決的是教育,這個教育是現代人所講的多元文化的社會教育,才能夠解決這個問題。所以認知多元文化社會教育的重要性,這就是菩提心,叫發菩提心,深信因果。不但是中國儒家、道家、佛法,包括所有的宗教家都在其中,可以說是一個因果的教育。

  在晚近,印光大師尤其極力提倡,我們現在逐漸逐漸體會到印祖的苦口婆心,他距離我們最近,這半個世紀以前的人,他知道我們這個劫難。劫難是一切眾生不善的心行所感召的,化解一定要我們的心,心理、行為轉惡為善,就能化解。所以他提倡因果、十善的教育,用《了凡四訓》這個小冊子,教導我們明瞭因果事實的真相,用《感應篇》、《陰騭文》教我們斷惡修善。善惡的標準,他用這兩部書。這個理念、這個認知,如果能夠借用現代的高科技,網路、衛星電視來宣揚,我想有個半年、一年,我們社會風氣就會改善。這要看眾生的福報,有沒有真正有權勢的人來倡導。

  我這一次到美國去走一趟,目的就在此地,希望這一些衛星電視台的主持人,不是節目主持人,政策的主持人,他們的董事長、總經理能夠有這個認知,發真正慈悲心,不以營利為目的,以挽救社會人心,挽救世界劫運為己任,那這個人就是諸佛菩薩再來,眾生就有福。電視台當然它有營利的必要,它開銷大,所以我們並不希望二十四小時來播放,二十四小時那他是真的佛來了。我們只希望二十四小時當中,他能播一個小時,或者播半個小時,每天不間斷就能夠影響社會風俗,淨化人心,「滅一切冤害力」。我這一次去,也是三寶加持,跟北美衛星電視董事長、總經理見了面,我勸導他們,他們歡喜接受。先從一家開始,慢慢帶動,希望全世界每一個電視台,每天都能夠播放半小時到一小時,淨化人心的教學,我們這個世界還有救。

  今天我們讀這段,增長天王他所修學的法門,把整個的中心結歸到十善,也就是結歸到淨業三福的第一條,孝親、尊師、慈悲、修十善業,就能夠化解冤業。學佛的同修常常希求消除業障,我們業障怎麼消?要真幹才能消除。念佛、誦經、拜懺、許願,不行,消除不了。真正要回心轉意,從十惡回過頭來依十善,真的消除冤業了。當然更進一步,修六和、修六度、修普賢十願,迴向一切冤親債主,這是成佛之道,純正之法。如果違背了,我們怎樣用功,怎樣勤苦修學,果報不殊勝;果然能夠依教奉行,果報是無比的殊勝,都在我們自己現前一念之間。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從靈異與俗世的層面來測自己業障輕重【轉貼2】

冤親債主討報的初期徵兆

業力的意思就是你從過去到現在做人時所造下的種種罪惡。

冤親債主執行重大惡報之討報,往往有初期徵兆(注:地府有慈悲規定,冤親債主對於善良之人作討報,必須以下述各種初期徵兆做示警,讓善良之人,吃齋念佛之人,有機會事先發覺初期徵兆,做和解業障,而得到消災解厄;但對於壞人就不做示警,而是直接下手討報,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若識得初期徵兆,而知曉「預防勝於治療」,事先化解掉「前世業債」,最為明智不過,這比遭受到大惡報在事後想辦法收尾,至少輕鬆千倍、萬倍以上,而自己要出現重大惡報之初期徵兆如下:

1.各種東西方占卜、寺廟抽籤、通靈預測,平常都很準確,但是若受到自己的冤親債主嚴重幹擾,變成皆不準確,而且是長期多年不準確(若是正式和解完自己的業障及魔障,以上的東西方占卜、寺廟抽籤、通靈預測,又馬上可恢復正常)。

2.常作惡夢。

3.(各大醫院所檢查不出的長期難痊癒之無名病痛、身心虛脫、身體不適)常常覺得身體差。

4.冤親債主為了方便討報,往往以各種方式,令人先斷掉身邊所有貴人緣(包括親人、友人)的援助,令人個性大改、反常、產生顛倒見、思想偏激,或言行舉止怪異。注:嚴重者,甚至包括修行走火入魔、幻覺(包括幻視、幻聽)不斷,令受報應的人之貴人、親友,在失望之余,離開而去,以方便冤親債主下手討報。

5.具有極端的負面「性格、不正常、不健康的生活(包括不良飲食習慣,明明知道而改不掉者)」,其實在幕後皆有冤親債主在主導。

6.有時由自己親人示警,自己親人個性大改,言行怪異或親人發生意外事件,甚至整個全家家運皆不順。

7.常出大小意外:車禍、跌倒、開刀、血光意外事件多。

8.重大倒楣或諸多受欺壓、令人委屈、內心受到嚴重打擊的事件短期內接二連三(使自己意志崩潰、人格失常或者使自己小不忍而亂大謀,抓狂誤事、誤大局而受惡報)

9.嚴重討報的冤親債主眾有優先權可以把我們的福報及幸運擋開在一邊,讓我們的福報無法到臨,(本來求佛菩薩很靈的,佛菩薩都是有求必應,別人求也很靈,就到你自己求的時候就不靈了)。修行出障礙;「全身到處被業障鎖死,吃齋念佛的功德被擋住,造成看似吃齋念佛無效,(這常使業障較重之人誤以為宗教修行乃是騙人的把戲,而放棄修行)。這個時候你應該更要比以前多多多多多多多多加倍勤奮念佛放生,因為你前世做過很大的壞事,只有經過長期的努力念佛,你才能消除罪孽,然後福報才會到來,你求富貴就能到來,事事就能順心如意。

罪孽深重時,甚至會針對自己人生所追求的各種願望加以打擊(例如:追求感情,就令其感情受挫;追求財富,就令其大破財;追求事業,就令其事業失敗;追求名位,就令其失去名位;追求家庭美滿,就令其家庭破碎...,上述之挫折狀況一再重復發生...),使之諸事不順,而令人生不如死,所以常常令人覺得事事不如意、不得志、煩惱多、憂鬱悲觀、意志消沉(注:嚴重者,甚至得到憂鬱症、躁郁症、想自殺),這是冤親債主對當事人所設下一步一步之進逼手法,到最後才下手索命。(注:最近因為現代人生活壓力過大,鬧自殺的人增加很多,請有自殺傾向之人的親友能多多介紹本文,開導這些無助的自殺傾向之人,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

10.偶而看到、夢到隱隱約約、似有似無之幻像:自己眼角掃到人或動物、黑影、異形一閃而消失無蹤、或常覺得自己旁邊有人或其他東西在跟隨、或光天化日之下,偶而見到嚇人之幻影…。

11.平常身口意守戒清淨,誠心修法皆很靈驗,但是受到冤親債主或魔障嚴重幹擾,變成修法不靈驗,甚至令人退失道心(注:一般人根本不知自己累世罪業很重,長期修法、行善根本就沒感覺,也沒什麼感應,反倒是越修麻煩事越多,負面打擊性的感應特別多,此時自己反而應該更加小心,這乃是表示因為冤親債主本來就希望一報還一報,會故意出狀況,打擊修行者信心,使人認為宗教乃是騙人的東西,放棄修行,以方便冤親債主討報,如此就上了冤親債主的當了,此時自己要更加反省前世罪業深重,宜更加懺悔修行,以突破種種困境的嚴重打擊,這頂多是幾個月的過渡期而已,自己要信心堅定不移,免得被自己業障所打敗)。

12.也有徵兆很微弱、不明顯,幾乎沒什麼預兆出現,但這往往是特別難和解的冤親債主,而所發生的報應,也是特別慘重,有些冤親債主願意在具有神通者面前現身,這代表冤親債主還有和解的意願(注:這還有救,所以我們要善用此冤親債主有意願和解的好機會,自己盡力懺悔和解之);但是有些冤親債主擁有討報令而不願意現身,即使是碰到神通相當高明之人也很難被查到,這往往是冤氣特別重的冤親債主因為血海深仇不願意和解,而下定決心討報(注:這是屬於很難懺悔和解的定業,這個常常是沒有轉圜餘地的現象),這要用間接式的邏輯推理方法用上述所提及1.至11.項的出現重大惡報之初期徵兆來間接推論證實之(注:一般而言,用間接式的邏輯推理方法來間接推論自己有無冤親債主來討報的技巧:自己替別人修法皆很靈驗,有求必應;但是自己替自己修法反而無效或甚至產生反效果,那就代表自己有很難和解的冤親債主來討報了,這往往八九不離十(但是也有例外)。

自己一但發現有上述之重大惡報討報的初期徵兆顯現,就應事先防範於未然,進而提前和解冤親債主這、魔障,才是上上之策。 


 http://www.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3&ID=22774&page=1

從佛法層面來測自己業障輕重【轉貼1】

 收錄的文章

一、重業障:
1、越唸越累,越煩,越緊張,越懷疑,越恐怖,越唸氣越短促,氣不能調順。
2、越唸腦子越亂,妄唸紛飛,無法調伏,有時胡想到天外,清醒時己過了很久時間。
3、唸佛時胡想一通,佛號成了順口溜,或者趕著時間唸,趕完功課,敷衍了事。
4、打不起精神唸佛,犯昏沉、掉舉的毛病。
5、根本不想唸佛,拖一次、算一次,有時連〔正念〕都不起,只起邪念。
6、唸佛唸經時,產生懷疑的思想,或相反的思想。
7、唸佛唸經時,受到旁人的阻撓,譏笑,毀謗。
8、常生惡夢。
9、臨命終時,魔來附身,或見己亡親友來迎,胡言亂語失去正念,或暈迷不醒,正念全失。

二、輕業:
1、雖知念佛重要,但懶於念佛,心定不下來,打不起精神。
2、唸佛時,佛號一跑掉,能立刻察覺拉回來。
3、唸時可以抑制妄想,越唸妄想越小,頭腦越清楚。

三、微業:
1、唸佛不易生病,防止災厄,魔魅,及一切不吉祥之事。
2、唸時心平氣和,心胸自然開闊,包容一切,不起分別心。
3、修行中會有瑞應,好夢。
4、修行中會逐漸降伏 貪、瞋、痴、慢、疑、五毒。

四、極微業:〔仍有無明,塵沙二惑〕
1、金剛持唸時,返聞自性,能聽到內有佛號,清清楚楚,字字分明。
2、唸佛時能都攝六根,淨唸相繼,絲毫妄唸不起。
3、唸至唸而無唸,無念而念境界時,與別人說話或工作時佛號仍能綿綿不斷。


如果有人發願學佛修行時,許多煩惱事都來了,甚至事業不順利了,身體也生病了,在誦經、念佛、打坐時,心頭煩惱不安,渹湧而起,不得安寧,須知此是多生冤家相尋,怕你跑了〔逃出三界外〕討不回舊債,所以千方百計找麻煩,要你退道心;一退道心,似乎道心一退,萬事又太平了,冤鬼陰謀得逞,可是你又得回到六道中去輪迴了,如果你努力精進,道行日深,甚至出家,冤鬼們更不會放鬆,他們會用酒色財氣、葷腥、享樂、貪、瞋、痴等邪惡來引誘,使破戒、墮落,可知修行是有許多業障的,大小多少端視個人多生多劫以來所積累的業種而定,須知修行本來就是法力與業力的較量;法力降伏了業力,修行一帆風順;業力勝過法力障礙就多,行者必須戒慎恐懼,精進不己,始得有成,至於業輕的人,一旦皈依三寶,以佛力加被故,受戒修行一切順利,家宅安寧,事業宏展,如果精進用功,必有感應道交,祥瑞呈現,這是多生多劫福慧隻修得來的結果。

http://www.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3&ID=22774&page=1

2013年8月11日 星期日

週日中午的九華山朝山行

今天中午去朝山 也可以笑著說---煎人排... 
環境很熱... 身體承受著熾盛的陽光與烤燙的水泥磚... 
在這環境下... 我沒有不耐煩的脾氣.. 三步一跪的朝拜地藏王菩薩
我想... 這樣的環境.. 我可以不起壞脾氣.. 壞心情 
以後碰到不好的辱罵與惡意.. 
我就能平靜及智慧的心 去面對..
修行是--修掉自己的壞脾氣.. 換來好的人生

回程的路上,師姐本來要說救世師父的故事
可能她所知也有限,講著.. 講著.. 又說到她的感應事蹟去了。

最後我拿起麥克風,對師姐之前說的朝山功德問題
提了一下自己的見解,把這問題留給同車的師兄師姐們作公斷與思考。


關於救世師父的文章
http://tw.myblog.yahoo.com/qqqqjanny

2013年8月10日 星期六

參加了臺灣靈巖山寺萬人朝山活動

今天參加了臺灣靈巖山寺萬人朝山活動

http://lingyenmountain.blogspot.tw/2013/06/102810.html

http://lingyenmountain.blogspot.tw/

一到山門... 跟著念誦南無地藏王菩薩就很有感應...
但我帶的小背包.. 在朝山時一直掉來掉去...
讓我沒法很專心的禮拜... 實在很可惜...

以後朝山時,要帶腰包(不會掉來掉去的),或什麼都不要帶。

臺灣靈巖山寺之歌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5dZZpxpa5c


恩師 妙公老和尚法語


山門牌樓上所題--「萬民得度」

山門(外)對聯 
妙法普被 惟淨土 惟此一門是真
蓮宗持名 最當機 教契現代時宜

靈巖古道場,世界眾生皆朝拜;
山寺新梵剎,十方諸天總護持。


山門(內)對聯
回頭看破放下 了脫人間萬劫塵勞事,
是岸捷登再進 深感佛門無量救苦心

世間無常,若不回頭,誰替爾救苦救難?
解脫有道,如能轉念,無須我大慈大悲?

2013年7月31日 星期三

今天一早想到要不要臉的問題

今天一早想到要不要臉的問題。

如果是好的、對的 要不要臉有那麼重要嗎?
這就是我執的表現,如果執著而不能放下,
您的修行就卡在這關上,而不能進步了。


---------------------------------------------

昨天去看某個同事,在她談論往事之餘
對人生命運安排,有一種無可耐何的豁達。
提及婚喪喜慶一般世俗人的往來應對,
顯出可免則免的豁達態度。

在我看來那是一種對親族人生的責任..
現在社會對傳統親族淡化了很多
連帶的人的思考,也不去在意別人親族間的觀念
態度及每個家裡的生活往來應對了。

傳統宗族最可以觀察到的是在婚喪喜慶的場合
如果在這些場合都省下了,基本上宗族間的凝聚力就算瓦解了。

2013年6月13日 星期四

行善

我沒有什麼善行, 那只不過是我應盡的義務!

2013年5月31日 星期五

想法行為習慣性格命運

想法/思想形成行為
行為形成習慣
習慣養成性格
性格形成命運

想法=>行為=>習慣=>性格=>命運

週日淩晨沒往九華山去!

週日下午到花壇的玄主宮

2013年3月19日 星期二

你抵抗什麼:什麼就會擴大

你抵抗什麼:什麼就會擴大
你靜觀什麼:什麼就會消失

不管你正面臨的問題是:
與人衝突、爭吵,
或是受人批評、攻擊、侮辱,
如果你去對抗,
問題就會擴大且持續下去。

我們都可以了解,只要有對抗,
就會有衝突,就會有對立,
而衝突和對立,
又會引發憤怒、怨懟、攻擊,
然後就沒完沒了。

反之,
只要讓自己沉靜下來,
那麼不論你靜觀什麼,
什麼就會消失。

你不需費心去找任何理由,
而為自己辯護,
只要沉靜下來,
你的舉止本身,
就會顯示最好的理由。

你不需費力去爭執,
只要沉靜下來,
你連想都不用想,
正確的言語自然就會產生。

你不需刻意去控制情緒,
只要沉靜下來,
什麼都不說,
什麼都不做,
什麼都不計較,
心境自然平靜。

所謂萬物靜觀皆自得,
我們只要把心沉靜下來,
直到心田的淤泥沉澱,
湖水自然澄清。
你的困擾自然也就消失不見了。

阿含經中提到,
佛陀在為信徒開示時,
總要先「令其心調柔」
才為其說「法」
(善言正語)。

所以祝福你保有一顆:
容易感動的心、
柔軟的心、
慈悲的心,
來接納這世間的種種不完美,
而能看出這世間種種的好。

2013年3月18日 星期一

貪瞋癡慢疑是一切病因

貪瞋癡慢疑是一切病因

怨恨惱怒煩是一切病緣

臟腑失調天地變異是一切病果

疾苦短命自然災禍是一切病報

仁義禮智信是一切病藥

 ~~淨空法師

2013年2月7日 星期四

★【震撼心靈的肺腑箴言《勸過年吃素文》】★


【轉載文章】
★【震撼心靈的肺腑箴言《勸過年吃素文》】★
這是一篇寫于上個世紀二十年代的舊文,文章主旨雖然是勸誡過年吃素,但是文章內涵之深刻已完全超越了勸誡吃素的一般意義。全文懇切真摯感人肺腑。平和溫暖卻震撼心靈,在彰顯樸素的人文關懷與深切的生命悲憫的同時,散發著強烈耀眼的人性光芒。在今天這個欲望熾盛奢靡冷漠的時代,讀來更具有非同尋常的現實意義,可以說是直指人心滌蕩靈魂。讀罷全文令人怵然警醒慚愧難當。早已迷失多年的我們,是否能停下被欲望驅使的盲目腳步,回望那依舊恢弘壯麗,而今卻已依稀模糊的精神故園,是蓦然警醒踏上歸程,還是繼續漂泊茫然流浪,我們應該仔細思考。
「大凡普通人家過年逢節,總要辦些大魚大肉吃。因爲我國的古訓平日不能常吃肉的。古時天子諸侯無故不殺牛羊,士大夫無故不殺犬豸,庶人無故不食珍肴。所以我國人大多都是儉樸慣了,平日裏總是省吃儉用,到了年節,就辦些好吃的飲食,先供了祖宗然後讓一家人大家吃得歡樂。這意思很不錯的,至于供祖宗的意思,並不是說祖宗的靈魂要吃東西,不過是逢年過節,自己想到自身及一家的來由和現在的享用,就要記得祖宗父母遺留的德澤,顧複的慈恩,所以要備辦飯菜先供祭了祖宗父母然後大家吃。雖明知祖宗不會吃,這忠厚的意思是極好的。這供過的菜叫做馂余,又叫神福,就是分享祭神的福澤的意思。所以今人辦酒肉,總說是辦神福,這是古人逢年節吃些好菜的意思了。但是爲什麽我倒要勸人過年吃素呢?待我說出理由來。

第一層是我們平日裏違悖古訓,享用太過,應該在這特別的時節來補過忏悔。平常鄉農人家,大多數平日吃蔬菜,我們居城市的,尤其那家境富裕的,平日天天吃魚吃肉。有的人家還要殺雞殺鴨,論起來我們住城市讀書做生意的人,多半是四體不勤、無益于世的人。這享用是過分的,因爲無功受享的緣故。所以受天理自然的裁制,就是刀兵、盜賊、疾病、爭訟、煩惱,這幾樣事是城市的人格外多的。我們既然曉得有因果報應盈虛消長的道理,成爲自然的裁制,我們就應該戒慎恐懼了。我們平日的享用既然都是太過分,到了年節大日子,應該借此自省自忏,所以應該吃素爲是。

第二層是爲的一家人免禍求福應該吃素的。除夕和元旦是一年的緊要日子,大家都要盼望家裏人口清吉,家事順遂,子孫繁盛,身體健康,總而言之,大家盼望來年凡事興盛,同樹木一樣的欣欣向榮有生氣就好。列位要曉得天理人心是相通的,善惡祥殃氣類是互相感召的。我們想要家裏人事興旺有生氣,要先從我們心裏培植這種生氣,又須知這種精神上的生氣,總須從物質上的節制、欲念上的忍耐,方能有的。孔子說過“克己複禮爲仁”,又說“仁者先難後獲”。克己,就是克制自己的欲念,從凡百事物上來磨練,難舍處要舍,難忍處要忍,難行處要行。打破這難熬的關頭,便到了成佛成聖的境界,這就叫“仁者先難後獲”了。所以說一日克己複禮天下歸仁焉,又說是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這境界似乎太高,不容易領會,但是可以想見天人相通、萬物一體、同聲相應、同氣相求的意思了。克制欲念才能培養這種生氣,換句話說,順從欲念就會戕賊生機。若問什麽是欲念,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所喜歡的物事,若是順從它下去,就會發見驕奢淫逸的行爲。這驕奢淫逸的結果,就是忿爭、憂苦、病毒、敗亡。這就是戕賊生機的證據了。克制欲念雖然要從眼耳鼻舌身意件件用功,但是最平常的就是口味。我們最容易犯容易體驗的就是這舌根的欲念,所以要克制欲念的功夫,要從舌根入手。譬如教小孩子們說些克己制欲的話,他是不懂的,但是這節制口味的事,用不著多講,就可在事實上施行受用的。從實際口味上常常克制忍耐,然後別的事也能夠節制忍耐,這生機自然能常保存了。普通人不明白制欲功夫的緊要,當然不曉得吃素的深意,但是一經說明,我們不能不從早悔悟。若是難于立刻徹底實行,需要尋個入門方法,就是在這年節喜慶生日、大家希望好處的日子提醒這培養生機的意思。勉力把這一兩天來試驗,平日裏順從欲念戕賊生機太多,這天裏特別克制欲念,不要拿萬物的生命來供我的快意。只此一點年頭,世界上就會添了生氣。列位若是細玩此意,就會覺得舌頭忍一日,心裏安得多呢。

第三層爲維持國民經濟、圖謀世界幸福,我們應該提倡年節喜慶吃素的。何以故呢?諸君要曉得各處亂事頻仍,盜賊遍地。只有一個原因,就是財源枯窘、生計艱難。試看各國勞工運動、社會革命和種種的欺詐、戰爭殺戮,豈有別的原因嗎?只是因爲物産少、價格高、賺的錢不夠生活,不得已要巧取力爭。所以物少價高不夠生活的原故,一是大家貪現成、懶操作;二是因爲大家不知節制欲念、好吃大用。現在要大家各自節制欲念,自然是空言難行,但是若是從一種定期的、有方法的運動,就能多少有些補益。譬如我國四萬萬人,如果每人平均在過年過節多花一角錢吃食,就總共要多花四千萬銀錢,何況平均不止花一角呢。這樣的錢花了不覺得,省了也不看見,但是在國民經濟裏面,實際上是在那裏加減乘除的。如果一年三節省了幾個一角,那總數就有一萬幾千萬元呢。社會上多幾擔米多幾斤肉。這米價肉價就會低落,若是缺少些,立刻價就漲高。現在既然事事昂貴,若是能提倡節儉,當然是物價會落下來,生活容易些,世界自然會安甯些了。有人說我們應該提倡實業、積極地生産,不要講消極的節省。我告訴他說,要先能從消極的節制自己欲念的人,方才能做積極事業、替國民生産,否則別人所生産,都到了他肚子去了。所以若是不提倡消極的刻苦克己,連生産的工人都會沒有了,現在的人喜歡當兵做匪、做政治生活,不喜歡種田做工,就是個鐵證了。有的說你盡管提倡大家過年吃素,不但不會有四萬萬人信你的,連四十個人恐怕也沒有,若是只有幾十個人照做,與國民有何裨益?我告訴他說,我們做事只要辨明義理應該不應該,不要管後來功效的高低大小,我卻自信如果中國只有我一個人這樣的做,中國國民也多少要受一點好影響的。

第四層爲的是各處水災兵災,我們應該吃素。夏曆五六月間,湖南、直隸、江西、福建、廣東各省遭遇極大水災,四川遭了水災旱災,江蘇、浙江、直隸、河南等省遭兵災,有多少人家連房屋都漂沒了,燒完了。衣服被褥是沒有了,吃的東西靠人赈濟,款少人多,餓死凍死的仍舊不少,到了過年的時候,我們未被難的人家,合家團聚,大衆快樂,他們被難的人家,身上冷、肚裏饑,扶老牽幼的在風雪裏受凍。再點一點人數,有的被槍炮打死,有的被兵匪殺死,水淹死、餓死、凍死的,或者父母不見,或者子女亡失,或者夫妻分散。我們試替他們想想,何等悲慘痛苦,我們雖然有的已經捐了幾文錢,幫助赈濟,但是要問一問我們的心,究竟已盡了麽?我們雖然坐在屋裏,眼不看見,但是明明知道這些災區裏,是有許多人沒有衣食居處的,他們是必須靠人救濟,否則要凍死餓死的。我們要再問我們自己,既然知道有許多人快死等救濟,我們是不是沒有力量幫助他們?我們若一千一百拿不出,是不是一元兩元也拿不出?我們吃魚吃肉是否從沒減少一點?我們平日吃的不能稍微節省?到年底下特別增加的魚肉酒菜,也是萬不能省的嗎?一面明知有人快餓死,一面我們自己來加倍吃喝作樂,徹底算起賬來,這些餓死的人,雖然不是我們直接殺的,可是良心上是要負責任的。孟夫子說“疱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饑色,野有餓殍,同以挺與刃殺人是一樣的”。我不敢勸列位因爲這災荒的原故,平日裏不吃魚肉。但是在耗費作樂的時節就可轉過來,格外節省克己一點,替這些苦人表同情,並將省下來的錢幫助他們,那麽問起心來,稍微可以安貼了。

根據以上四層意思,我就要勸我家各人在過年這兩天吃素,把節省下來的幾塊錢做施舍用。我們祖上曆代傳下來的家風,就是元旦日日吃素。可見,祖上是深明這幾層意思的。祖上修的行善使我們現在享其遺澤,我們廢除這種好家風,真是可惜。但是現在來恢複,也不嫌晚的。或者問我說,你說祭祀祖考是要緊的,若是家裏人都吃素,就用素菜祀祖,恐怕不誠敬吧!我告訴他說,祭祀祖考是孝子仁人之用心,但是不重在物質和形式的。《左傳》有雲:“黍稷非香,明德爲香。”又雲:“澗溪沼沚之毛,蘋蘩蘊藻之菜,可薦于鬼神。”《易經》雲:“東鄰殺牛,不如西鄰之禴祭,實受其福。”若是真出于報本追遠之誠意,菜之有無且無關系,葷素更無問題了。若是因爲自己的口腹之欲,反藉詞于祖宗是吃葷的,殺生戕命,是明明歸過于親,就與古人善則歸親過則歸己之意大相悖謬了。

人多言不能吃素,此習氣爲害耳。喉舌之嗜欲,不過爲習氣之一而已。下咽之頃,不肯稍忍須臾,蓋爲此習氣所役使,而良心及清明之氣失其主宰。若能發奮自勝,使良心不爲此習氣所以,即所謂克己複禮,亦即以理勝欲者矣。彼言不能者,曾否虛心自問否耶?以言好生之德,則殺群生以養己,生究爲合理否耶?以言克己之功,孔子言“君子食無求飽”,又言“士志于道,不恥惡食”。又亟稱大禹之菲飲食,顔子箪食瓢飲之賢。彼之爲吃葷辯護者,讵非有順從欲念之心存其間耶?以言養生,則少食肉之鄉民,較多食肉之市人爲強。以言智育德育,少食肉之東方民族,較之多食肉之民族,智慧爲高、德性爲醇,不亦甚顯明耶?然則謂不能吃素者,舍欲念習氣外,更有何說耶?日日爲欲念習氣所役而不能自勝,則以不肯清夜扪心平情推勘耳。一經推勘,則辯護之言,殆未能自慊于心矣。

予于此問題,推究頗深,詳見于所作各文。但不可不知者,則予昔年亦好肉食之人也,予之食肉,養身之意爲多。三十歲時,體弱似痨,故信西醫說,多食牛肉,又聽有人說,多食牛尾牛筋。如是者數年,竟無些許之益,衰頹成廢人。宣統二年五月,表兄曾季融勸余罷一切補劑。其年六月,伍秩庸先生勸余除一切肉食。其效立見,諸病悉痊。近七年吃純素以來,腦力尤遠勝于前。昔年看書一日難畢十頁,今則下筆數千言,不覺倦乏。予一切學問凡稍有寸進者,皆近數年事也。此則予所經驗也。至予所覺爲受益者,尤在因節制飲食而習練克制欲念,覺須打破此關而後能言克己之功耳。」

*錄1925年《聶氏家言》第一輯【附:聶雲台簡介】
聶雲台(1880年10月-1953年12月12日)名其傑,字雲台,法名慧傑,中國企業家。湖南衡陽人,曾國藩的外孫。母親是曾國藩的小女兒曾紀芬。民國三十一、二年(1942~1943年),聶雲台先生撰寫《保富法》一書,將自己一生的所見所聞及不同時期的詩文書稿,融合曆史的經驗教訓,輯錄編寫成這本震撼人心的好書。目的在于提醒世人“如何才能真正的保有財富”,避免重蹈貪婪者的覆轍。